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
BIM技术不是简单地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明显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
施工电梯直直向上,十几分钟,抵达“云端”——上海中心主楼核心筒顶部施工钢平台,云雾缭绕,这座旋转而上的龙形建筑,看上去像谜一样。从工程总承包上海建工集团得知,昨天上海中心又攀升至新的高度:527米、114层。
上海建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副总经理卞若宁拿着一个iPad,跑上跑下,他的机子里装着一个虚拟的上海中心。这个上海中心,浑身是密密麻麻的设计线条,是采集了建筑全方位数据信息后,用数字化技术建起的三维模型,叫做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国际建筑界先进的技术方法,上海在超高层建筑中首次全面运用。有了它,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中。
打开最新的上海中心BIM月报,一幅幅彩色三维图,准确透视出摩天大楼各部位的“骨骼”,图中有一些显眼的“红色”,技术人员说,是提示设计发生了“碰撞”:风管“撞”了钢梁,擦窗机“碰”到外幕墙支撑,钢结构“触”及内幕墙……这在以往的二维图纸上很难辨别,在三维模型里却一目了然,可以马上调整、优化。
选择BIM,是这座“中国第一高楼”最明智的决定。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上海中心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总经理房庆强说,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工程的复杂性,632米超高、近百万吨重量、旋转的外形,众多复杂的学科、庞大的信息量、多路的参与方、较长的建设周期,都是高难度的挑战。到目前,工程已创造了多项“之最”纪录。BIM的应用,保障了施工顺利推进,堪称上海中心的实施工程技术“云端”。
当年建金茂大厦时,为了一张显示各类管线走向的三维图纸,上海建工的设计师要画上几十张施工图,才模拟出实景。如今有了BIM,“想像力”变得不那么重要,建造上海中心涉及各个专业:钢结构、内幕墙、外幕墙、机电管线甚至擦窗机……在BIM的三维世界里,都直观可见,空间再复杂,也能准确定位,而且还能通过计算机把它们叠合起来,看看有没有错漏,彼此间是否“打架”,然后通过纠偏,使设计更加完美。
建工人很有远见,几年前,他们就投入数百万元,开始研究BIM技术,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施工公司,向“智力型”企业不断转型。如今,BIM技术、远程监控、虚拟施工、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已为上海建工构筑起全方位的创新体系。
走进上海中心BIM工作室,上海建工机施集团的俞晓萌正在电脑前忙着输入各种数据。工作室有4位成员,来自不同单位,每天要处理的“大数据”,不仅有描述几何形状的参数,还有材料性能、造价等各种信息,这样,能确保上海中心的BIM模型每两周更新一次,进而对施工实现动态管理。
BIM中的M,原先是Model(模型)的缩写,不过,在上海中心的建设者眼里,M更应理解为Manage(管理)。因为这里的BIM技术,已覆盖上海中心的“全生命周期”,从深化设计、施工组织,到进度管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等,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方式。
比如,双层幕墙结构的上海中心,2万多块幕墙构件无一相同。按传统施工法,很难高精度安装,现在用BIM在电脑中精确计算、三维演示,每块构件到了施工现场,能按先后顺序精准地一步到位;比如施工进度管理,用BIM技术将各个专业的施工计划输入电脑,先模拟一遍,考察是不是合理;上海中心的生命周期预计在100年左右,未来的运营、使用、维修等,也都通过BIM进行了充分论证。
这一“管理”精髓,为向“总承包商、总集成商”转型的上海建工,增加了市场之间的竞争的砝码。去年在经济发展形势整体严峻的情况下,上海建工集团实现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连续第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建筑业产值首次跃上千亿级平台。因为有了超高层BIM“一招鲜”,慕名而来的工程源源不断。
而眼下,将于7月实现主楼封顶的“第一高楼”,也正朝向另一个“云端”迈进。记者看到一份刚刚编制完成的《上海中心BIM实施标准》,内容涉及BIM的软件、模型、流程等各方面,将用于进一步规范上海中心BIM工作。《标准》中仅“工作流程”一项就有多个分类,包括会议执行、报告提交、碰撞分析、施工模拟、文件发布等具体流程。
虽然这份《标准》不像电脑里的BIM模型看得实在,但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标志性建筑,建立BIM这一先进的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对于整个行业的科学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将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
在国内,BIM标准还是空白。上海建工的技术人员和记者说,目前他们已参与国家建设部组织的BIM“国标”编制,向更多看不见的高度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