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仓储机器人彻底颠覆传统仓库的人工拣选模式、让拣货效率实现2倍以上的增长突破,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求合适的仓储机器人方案实现仓库的智能升级。这一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出多样化的仓储机器人品类,“货箱到人”机器人就是近年的一大热点。
“货箱(料箱)”是物流中常见的容器形式,传统的处理料箱的自动化装备库存利用率高,出入库效率也高,但是普遍价格昂贵且缺乏柔性,建造周期以 “年”来计算,而且如果其中坏了一台可能导致业务停摆。面对这一市场痛点,多家厂商纷纷推出料箱机器人,以求利用机器人的柔性特点,解决传统料箱装备的刚性问题。
即便如此,以往市面上的主流自动化方案仍然是各有侧重,很难同时满足高存储能力、高效率、高性价比和高柔性的全部需求。摆在所有计划部署仓储自动化企业面前的,仍是一个个“鱼和熊掌”的纠结选择。
直到2019年4月,极智嘉在LogiMAT China展会上重磅亮相新一代货箱到人仓储机器人系统 RoboShuttle并推出立体多楼层料箱机器人存拣方案,终结了这一“自古皆难全”的局面! 该方案采用全新极智嘉C200S单箱机器人,通过技术创新和方案巧思,首次在机器人方案中实现了仓库多层立体空间利用,让柔性、高效的物流机器人系统终于拥有了能与多层穿梭车匹敌的密集存储能力,而且在实现同等存储量和拣货效率的情况下,价格仅为多穿的一半,性价比更优。
这是业界首个“四位一体”的创新方案,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焕然一新的自动化部署思路。该系统一经发布立即获得广泛关注,随后多家厂商纷纷跟进布局多楼层存拣方案。
继首个多楼层存拣方案引爆业界之后,今年4月极智嘉再次扩充RoboShuttle产品线,在料箱机器人领域重磅出击,发布全球首款双伸位、窄巷道、广立体覆盖的货箱到人机器人C200M, 打造了迄今为止单层存储能力最强的AMR解决方案。
极智嘉联合创始人兼拣选和智能仓产品副总裁刘凯对记者透露: “极智嘉早在2016年就对货箱到人的形态做了深度思考和产品布局。我们的研发思路是在库存利用率和出入库效率保持传统自动化设备高水平的前提下,通过利用机器人引入柔性和高性价比,于是极智嘉RoboShuttle系统应运而生。”
RoboShuttle是采用货箱到人方式的新一代仓储机器人系统,包含单箱机器人、双伸位机器人等机器人和解决方案,是极智嘉着力提升机器人方案存储能力并进一步优化拣选效率的创新成果。
“C200S和C200M是极智嘉RoboShuttle系统针对不同场景推出的两种适配方案。C200S 适用于多层立体存储方案,C200M适用于单层存储方案。”
在RoboShuttle之前,大多机器人方案局限于单楼层,没有充分利用仓库的高层空间。极智嘉的立体多楼层机器人方案首次让物流机器人能够直接部署于客户现有阁楼,让企业无需改造即可实现低成本、高密度、高柔性的存储形式,同时维持了传统自动化设备的高存储密度和高效率,这是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和创新。
该方案采用的C200S单箱机器人机身灵巧,重量轻、可快速行走于普通的多层阁楼货架上,稳定且无明显噪音。取箱动作简洁高效,工位布局占用面积小(相同仓库面积可部署更多工位,整仓吞吐能力强),货箱拣货位置可自动调整到操作最舒适的拣货高度,不需要登高梯,实现拣选人效最大化。经实践验证,该方案是迄今为止拣货效率最高的AMR解决方案。
3. 柔性: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地增加或减少机器人数量,对客户现场改造小;业务高峰超出机器人仓吞吐能力时,可无缝切换成人工仓模式;
4.定制化:可根据客户的仓库高度灵活设计单层或多层的阁楼货架,最高可至四层,适应能力强。
极智嘉多层立体存储方案的创新性成功获得了国际行业专家的高度肯定。该系统于2020年2月斩获全球行业权威大奖德国IFOY内部物流证书,是全球唯一获奖的AMR企业,标志着AMR世界顶尖水平的荣誉。
极智嘉的单层高密度存储方案采用双伸位、窄巷道、超广立体覆盖的货箱到人机器人C200M,实现了迄今为止单层存储能力最强的AMR解决方案。C200M创新地采用1.4米双伸位设计,机器人在货架单侧即可完成两列货箱的纵深存取,库区内的整体通道面积最多可节省50% ,减少仓租成本。
此外,C200M还刷新了机器人仓的立体空间有效存储范围,机器人的货箱存取范围低至0.215米、最高达5米,将立体存储空间最大化。在更广立体覆盖的基础上,C200M仅需1米窄巷道,进一步压缩机器人作业时所需通道面积,提升存储空间。通过充分利用横向面积和纵向空间,C200M机器人仓的存储能力较人工仓提升2.5倍。
对于RoboShuttle系列的布局策略,刘凯表示:“在设计初期,极智嘉曾对比多种多层拣选方案:传统穿梭车、Miniload、Autostore、多层货架到人、多层多箱到人、多层单箱到人等等,分别从存储能力、拣选效率、投资回报率、现有仓库适用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分析、仿真和测试,最终选择了各方面表现最优、最适合的单箱机器人。”
据了解,当时市面上的大多数多箱机器人方案实际存储能力并不理想。虽然4米货架高于人工仓的2.5米货架,看起来提升了存储空间。但是因为机器人需要更大的取货空间,因此料箱摆放密度更低,同时需要更宽的通道,实际存储量仅和人工仓相当。另外,多箱机器人重量太大,定制钢平台造价高、部署成本高,因此不适用于多楼层的运行环境。据闻,曾有单伸位多箱机器人方案项目因为无法妥善处理上述问题而告停。
极智嘉RoboShuttle系统已于去年10月在天津丰树仓内建成并投入使用,服务于极智嘉RaaS业务的某美妆客户。这是业内首个多层货箱到人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相较同等面积的人工仓,效率提升2.5倍。
与此同时,RoboShuttle也迅速成功出海,在法国某大型生鲜电商巨头项目中落地。近日,RoboShuttle系统的实际效果在某知名服装品牌的电商仓项目中进一步得到充分验证,测试结果显示RoboShuttle效率是友商产品的3倍。
极智嘉”货箱到人”系列的研发和拓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极智嘉对于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的理解和坚持。据极智嘉透露,作为RoboShuttle系统的创新者,极智嘉已针对该产品布局了大量国内外专利。由于深圳某H机器人公司涉嫌侵犯极智嘉的知识产权,极智嘉已对该公司提起了专利诉讼,该案已开庭审理,法院即将依法作出生效判决。
为了满足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化升级需求、解决瓶颈和痛点,极智嘉打造了全面的物流机器人产品线和解决方案,包括拣选、分拣、搬运、智能叉车、智能仓和智慧工厂多条产品线,覆盖仓库和制造两大场景,实现了从生产供应链到消费供应链的全流程打通,能够为不同行业的客户针对不同场景需求,提供最适合的方案。
基于全球超万台部署的商业落地规模和成功项目经验、以及Intel、微软、BOSCH等行业领军企业也作为生态合作伙伴,极智嘉的解决方案始终经得起市场验证,为客户创造真实可见的商业回报。(一鸣)
【新年贺词里的“重”头戏】8年攻关、5年设计建造,国产大型邮轮“牛”在哪?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褚衍辉研究团队通过多尺度结构设计,成功制备了兼具超强力学强度和高隔热性的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制备出的这种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其优异性能源于“三宝”,即微观尺度上构筑的超细孔、纳米尺度上强晶间界面结合,以及原子尺度上严重晶格畸变。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化新型视频高光谱与点云“图-谱合一”传感器。
《自然·化学工程》创刊号1月12日发表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能对蛋白质进行工程改造的、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最好的策略是,不在这些重复又费力的工作上和人工智能比高低,而是腾出精力在更富创造性、思想性的工作上,展现人类独特价值。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新增的5项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通过国际评审,相关结果在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中发布,标志着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首次获得国际互认。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规模、结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实现。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他叫盖钧镒,今年88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名研究大豆的院士,学生们都喜欢叫他“大豆院士”。
大众汽车则展示了首批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ChatGPT融合到现有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中占比达59%,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大大提升了人工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至今,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并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据介绍,此项年度评选活动是科技领域历史最悠久的科普评选活动之一,每年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科技企业等单位推荐重大科技进展新闻,经专家评审团初步筛选,再由两院全体院士投票选定评选结果。
在发展重点方面,多省市将脑机接口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推动脑机接口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
守护着这片前不久刚插完秧的稻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和他的团队,正努力筛选发掘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的可利用优异种质资源。
今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明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日前,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
依托大科学装置实施大科学工程、组织大科学计划、打造大科学中心,已成为大科学时代下,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应发挥大科学装置原始创新策源作用,努力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
2024年1月1日,我国“夸父一号”卫星成功记录了第25太阳活动周截至目前最大的耀斑,再次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
王蓬博认为,一方面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成本是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则需要尽可能地创造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