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清场地、打桩基、铺桥板、装护栏等一道道工序,并通过了桥梁动静载试验检测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深汕合作区”)赤石镇大安桥钢便桥正式通车了。
这是今年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推动全区危险桥梁全面整治的10座危桥整治成果之一,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切实体现。
据了解,大埔桥已于数月前完成拆除重建,近期朝面山桥也已顺利拆除重建、5座危桥已维修加固完工、石龙头桥和南门桥正加快整治,切实提升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笔者在现场看到,大安桥钢便桥桥面平整开阔,设有双向两车道和人行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照明,桥面钢板和护栏表面做了防腐涂装,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
原大安桥于1986年建成,桥长77米,桥宽7米,位于赤石镇赤中线个村两千五百余名村民出行、生产、劳作的必经之路,来往车辆频繁。
桥梁“体检”结果为,原大安桥存在较多病害,主拱圈、腹拱拱顶砂浆严重脱落,出现多条纵向通长裂缝,被评定为五类桥梁,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已不满足公路技术标准要求。
“体检”后,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立即采取封闭交通、开通临时便道等应急处置工作。因存在临时便道地势较低,雨季涨水期该便道无法通行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按照应急抢险模式,于2021年8月下旬在原大安桥附近启动大安桥临时钢便桥建设。
新建成的大安桥临时钢便桥在人行道与行车道间设置了波形护栏以实现有效隔离,两侧靠近人行道位置全线设置了人行护栏,桥梁的安全系数直线提升,群众出行条件得到了有力改善。
大安桥钢便桥设计使用年数的限制为3年,深汕合作区相关建设主体目前正结合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和北部片区规划,着手进行新大安桥立项等前期工作,全方位打造更优更美的交通环境,努力让周边群众出行更安全、畅顺。
朝面山桥位于鲘门镇朝面山村,是周边居民日常出行的必经之路,全长13.0米,桥宽6.5米,由左右侧两部分所组成。左侧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板梁,右侧桥上部结构采用实腹式圬工拱桥。
桥梁检测结果为,该桥右侧主拱圈存在大面积的砌石松动、开裂且有逐步发展的趋势,极度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桥梁技术状况综合评定为5 类,随时有桥梁垮塌风险,对周边群众出行安全影响不容忽视。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立即封闭交通,采取一定的措施,组织实施工程单位进场,对朝面山桥进行了拆除重建,同时对新建桥涵桥面和连接桥涵的病害路段进行了隐患整治,确保行人舒适度和安全性。
“旁边那个已经封起来的摇摇欲坠的小‘桥’是上一辈老人以前走的,后来到我们这一辈有了朝面山桥,今年朝面山桥进行了拆除,又重新修成了一座新桥,又宽阔又平坦,走起来很舒适也很放心。”说起这座刚刚修好开放通行的桥,周边居民脸上笑开了花。
桥梁通行使用时间比较久,原设计荷载低、基础简易……农村公路上的危桥无疑成为制约乡村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的“拦路虎”。深汕合作区公路桥涵的集中“体检”结果为,位于小漠镇S387省道的沙埔桥,鹅埠镇Y245乡道楼杨段的西湖桥,赤石镇S387省道的新联桥和赤石桥,鲘门镇浅一村至百安路口的万安水闸桥等桥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表面破损及砌体松动、钢板支座生锈等“病症”,给群众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经过实地勘察,将“问题清单”进行梳理,建立危险桥梁台账,按照“一桥一案”原则制定维修方案,迅速组织实施工程单位进场施工,及时修补加固桥梁出现的裂缝,更换桥梁橡胶支座,新增防撞墙栏杆,对防撞墙进行刷漆,完善标志标牌等。
经过一番整治之后,5座危险桥梁如今旧貌换新颜,其中西湖桥、赤石桥和沙埔桥还引入了智能无线数据采集终端、表面型智能弦式应变计等智能设备,自动检验测试桥梁受力状态,以“智慧之力”确保桥梁设施安全。
位于赤石镇的石龙头桥和鹅埠镇的南门桥也在本次集中整治之列,目前还在紧抓工期,做维修加固施工,预计明年3月底将全部完工。
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将加快隐患桥梁整治进度,加强桥梁日常巡查检查,做到安全风险隐患逐项整治不留死角,纾解群众出行“痛点”,将一座座“担心桥”变为“安全桥”。